(1913年12月3日—2016年10月3日),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催化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福建金门琼林人,出生于福建厦门同安县马巷镇。妻子陈金銮。1929年,蔡启瑞毕业于集美中学。1929年-1931年,蔡启瑞就读于厦门大学预科化学组。1931年-1937年,蔡启瑞就读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7年,蔡启瑞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40年,蔡启瑞在厦门大学,任讲师。1947年-1950年,蔡启瑞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领域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蔡启瑞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铯氧化物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构化学博士后研究。1952年,蔡启瑞被聘为Research Associate。1956年,蔡启瑞任厦门大学教授,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催化电化研究室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副校长(1978年)、校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64年,蔡启瑞建立我国第一个高等学校催化研究中心。1977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78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蔡启瑞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80年,蔡启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蔡启瑞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4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87年,蔡启瑞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8年-1992年,蔡启瑞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年,蔡启瑞办理退休手续。1995年,蔡启瑞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年,蔡启瑞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蔡启瑞获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蔡启瑞, (1913年12月3日—2016年10月3日),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催化化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福建金门琼林人,出生于福建厦门同安县马巷镇。妻子陈金銮。1929年,蔡启瑞毕业于集美中学。1929年-1931年,蔡启瑞就读于厦门大学预科化学组。1931年-1937年,蔡启瑞就读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7年,蔡启瑞在厦门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40年,蔡启瑞在厦门大学,任讲师。1947年-1950年,蔡启瑞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化学领域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蔡启瑞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铯氧化物晶体结构测定的结构化学博士后研究。1952年,蔡启瑞被聘为Research Associate。1956年,蔡启瑞任厦门大学教授,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催化电化研究室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副校长(1978年)、校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64年,蔡启瑞建立我国第一个高等学校催化研究中心。1977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78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蔡启瑞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80年,蔡启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蔡启瑞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4年,蔡启瑞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987年,蔡启瑞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8年-1992年,蔡启瑞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年,蔡启瑞办理退休手续。1995年,蔡启瑞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9年,蔡启瑞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蔡启瑞获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