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镏生, (1902年9月18日—1983年10月24日),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催化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福建泉州百源村人。妻子涂碧波。1920年,蔡镏生毕业于泉州市培元中学。同年,蔡镏生在晋江前埔小学任教。1921年-1924年,蔡镏生就读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22年,蔡镏生与同学吕兆清(我国近代制革工业的开拓者和实业家)、魏雅平、刘仁政等人为振兴民族工业,系统地开展了科学鞣皮法的研究工作,对皮粉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操作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克服重重阻力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洋法”制革厂。1924年,蔡镏生在燕京大学任教。1929年-1932年,蔡镏生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32年,蔡镏生在燕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1933年,蔡镏生发动同学和好友创办玻璃厂。1947年,蔡镏生将真空技术引入国内化学界。1948年,蔡镏生将示踪原子引入国内化学界。1948年-1949年,蔡镏生在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49年,蔡镏生任燕京大学化学系主任。1952年,蔡镏生在东北人民大学(原吉林大学前身),与唐敖庆教授、关实之教授、陶慰荪教授通力合作创建化学系。1957年,蔡镏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3年,蔡镏生领导建立了催化动力学研究室。1964年,蔡镏生将闪光光谱技术引入国内化学界。1975年,蔡镏生与吉林化工研究院合作开展的光引发合成甲基苯硅橡胶单体的研究,获1981年化工部科研三等奖。1982年,蔡镏生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