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时,封永明王。 清顺治三年八月,大兵取汀州,执唐王聿键,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与旧臣吕大器等共推由榔监国。 清顺治十月十四日监国肇庆,以魁楚、大器、式耜为大学士,余授官有差。是月大兵取赣州,内侍王坤仓卒奉由榔仍走梧州,式耜等力争,乃回肇庆。 清顺治三年十一月,唐王弟聿钅粤自闽浮海至粤。时闽旧臣苏观生撤兵奔广州,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官林察等谋立聿钅粤,伪号绍武,与由榔相拒。是月由榔亦自立于肇庆,伪号永历,遣兵部侍郎林佳鼎讨聿钅粤。会大兵由福建取广州,执聿钅粤,观生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卿霍子衡等俱死。肇庆大震,王坤复奉由榔走梧州。 清顺治四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桂林。 清顺治四年三月,承胤挟由榔归武冈,改曰奉天府。 清顺治四年六月,马吉翔等挟由榔走靖州,承胤举城降。由榔又奔柳州。道出古泥。 清顺治四年十二月,由榔返桂林。 清顺治五年二月,由榔走柳州。八月,由榔至肇庆。 清顺治五年七年,由榔走梧州。是年十二月,大兵入桂林,瞿式耜及总督张同敞死焉。由榔闻报大惧,自梧州奔南宁。 清顺治九年二月,可望迎由榔入安隆所,改曰安龙府。 清顺治十一年,奉由榔由安南卫走云南,居可望署中,封定国晋王。 清顺治十二年,由榔送其妻子还黔,遂举兵与定国战于三岔。 清顺治十五年三月,由榔走永昌。 清顺治十六年正月三日,大兵入云南,由榔走腾越。定国败于潞江,又走南甸。二十六日,抵囊木河,是为缅境。 清顺治十六年二月十八日,至井亘,黔国公沐天波等谋奉由榔走户、猎二河,不果。五月四日,缅复以舟来迎。明日,发井亘,行三日,至阿瓦。阿瓦者,缅酋所居城也。又五日至赭硜。陆行者缅人悉掠为奴,多自杀。惟岷王子八十余人流入暹罗。缅人于赭硜置草屋居由榔,遣兵防之。 清顺治十七年,定国、文选与缅战,索其主,连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由榔。 清顺治十八年五月,缅酋弟莽猛白代立,绐从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围之,杀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存者由榔与其属二十五人。 十二月,大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定国走景线,缅人以由榔父子送军前。 清顺治十九年四月,死于云南。六月,李定国卒,其子嗣兴等降。

朱由榔, 崇祯时,封永明王。 清顺治三年八月,大兵取汀州,执唐王聿键,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王化澄与旧臣吕大器等共推由榔监国。 清顺治十月十四日监国肇庆,以魁楚、大器、式耜为大学士,余授官有差。是月大兵取赣州,内侍王坤仓卒奉由榔仍走梧州,式耜等力争,乃回肇庆。 清顺治三年十一月,唐王弟聿钅粤自闽浮海至粤。时闽旧臣苏观生撤兵奔广州,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官林察等谋立聿钅粤,伪号绍武,与由榔相拒。是月由榔亦自立于肇庆,伪号永历,遣兵部侍郎林佳鼎讨聿钅粤。会大兵由福建取广州,执聿钅粤,观生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卿霍子衡等俱死。肇庆大震,王坤复奉由榔走梧州。 清顺治四年二月,由平乐、浔州走桂林。 清顺治四年三月,承胤挟由榔归武冈,改曰奉天府。 清顺治四年六月,马吉翔等挟由榔走靖州,承胤举城降。由榔又奔柳州。道出古泥。 清顺治四年十二月,由榔返桂林。 清顺治五年二月,由榔走柳州。八月,由榔至肇庆。 清顺治五年七年,由榔走梧州。是年十二月,大兵入桂林,瞿式耜及总督张同敞死焉。由榔闻报大惧,自梧州奔南宁。 清顺治九年二月,可望迎由榔入安隆所,改曰安龙府。 清顺治十一年,奉由榔由安南卫走云南,居可望署中,封定国晋王。 清顺治十二年,由榔送其妻子还黔,遂举兵与定国战于三岔。 清顺治十五年三月,由榔走永昌。 清顺治十六年正月三日,大兵入云南,由榔走腾越。定国败于潞江,又走南甸。二十六日,抵囊木河,是为缅境。 清顺治十六年二月十八日,至井亘,黔国公沐天波等谋奉由榔走户、猎二河,不果。五月四日,缅复以舟来迎。明日,发井亘,行三日,至阿瓦。阿瓦者,缅酋所居城也。又五日至赭硜。陆行者缅人悉掠为奴,多自杀。惟岷王子八十余人流入暹罗。缅人于赭硜置草屋居由榔,遣兵防之。 清顺治十七年,定国、文选与缅战,索其主,连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由榔。 清顺治十八年五月,缅酋弟莽猛白代立,绐从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围之,杀沐天波、马吉翔、王维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存者由榔与其属二十五人。 十二月,大兵临缅,白文选自木邦降,定国走景线,缅人以由榔父子送军前。 清顺治十九年四月,死于云南。六月,李定国卒,其子嗣兴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