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9月21日-),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开封市人。1949年-1950年,朱晓东就读于开封高中。1950年-1956年,朱晓东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56年,朱晓东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958年,朱晓东任北京解放军胸科医院住院医师。1958年-1984年,朱晓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胸外科任主治医师。1962年-1965年,朱晓东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68年,朱晓东参加青海高原藏族牧区防疫医疗队。1974年,朱晓东在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1976年,朱晓东在我国首次将牛心包生物心脏瓣膜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成功。1980年,朱晓东在澳大利亚进修心脏外科。1985年-1994年,朱晓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胸外科主任。1987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朱晓东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学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92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1997年,朱晓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所长。1993年,朱晓东获 “协和名医”称号。1996年,朱晓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朱晓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998年-2001年,朱晓东任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院长。1999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朱晓东获中华医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3年,朱晓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2019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年,朱晓东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心脏外科手术图解》《心脏外科解剖学》等。

朱晓东, (1932年9月21日-),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开封市人。1949年-1950年,朱晓东就读于开封高中。1950年-1956年,朱晓东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56年,朱晓东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958年,朱晓东任北京解放军胸科医院住院医师。1958年-1984年,朱晓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胸外科任主治医师。1962年-1965年,朱晓东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68年,朱晓东参加青海高原藏族牧区防疫医疗队。1974年,朱晓东在英国利兹大学做访问学者。1976年,朱晓东在我国首次将牛心包生物心脏瓣膜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成功。1980年,朱晓东在澳大利亚进修心脏外科。1985年-1994年,朱晓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胸外科主任。1987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朱晓东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学科学技术专家称号。1992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2年-1997年,朱晓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所长。1993年,朱晓东获 “协和名医”称号。1996年,朱晓东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朱晓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998年-2001年,朱晓东任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院长。1999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2年,朱晓东获中华医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3年,朱晓东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2019年,朱晓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年,朱晓东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心脏外科手术图解》《心脏外科解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