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授义兵元帅。 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 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 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院判。 从下南昌、九江,战鄱阳湖,下武昌。进广信卫指挥使。 李文忠破李伯升于新城,亮祖乘胜燔其营落数十,获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百匹,辎重铠甲无算。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赉甚厚。 胡深请会兵攻陈友定,亮祖由铅山进取浦城,克崇安、建阳,功最多。会攻桐庐,围余杭。迁浙江行省参政,副李文忠守杭州。 洪武元年,副征南将军廖永忠由海道取广东。何真降,悉定其地。进取广西,克梧州。元尚书普贤帖木儿战死,遂定郁林、浔、贵诸郡。与平章杨璟会师,攻克靖江。同廖永忠克南宁、象州。广西平。班师,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湾。 洪武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洪武四年,伐蜀。帝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徇下未附州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 洪武八年,同傅友德镇北平。还,又同李善长督理屯田,巡海道。 洪武十二年,出镇广东。 祖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 洪武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

朱亮祖, 元授义兵元帅。 太祖克宁国,擒亮祖,喜其勇悍,赐金币,仍旧官。 居数月,叛归于元,数与我兵战,为所获者六千余人,遂入宣城据之。太祖方取建康,未暇讨也。 已,遣徐达等围之。亮祖突围战,常遇春被创而还,诸将莫敢前。太祖亲往督战,获之,缚以见。问曰:“尔将何如?”对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太祖壮而释之。累功授枢密院判。 从下南昌、九江,战鄱阳湖,下武昌。进广信卫指挥使。 李文忠破李伯升于新城,亮祖乘胜燔其营落数十,获同佥元帅等六百余人、军士三千、马八百匹,辎重铠甲无算。伯升仅以数骑遁。太祖嘉其功,赐赉甚厚。 胡深请会兵攻陈友定,亮祖由铅山进取浦城,克崇安、建阳,功最多。会攻桐庐,围余杭。迁浙江行省参政,副李文忠守杭州。 洪武元年,副征南将军廖永忠由海道取广东。何真降,悉定其地。进取广西,克梧州。元尚书普贤帖木儿战死,遂定郁林、浔、贵诸郡。与平章杨璟会师,攻克靖江。同廖永忠克南宁、象州。广西平。班师,太子帅百官迎劳龙湾。 洪武三年,封永嘉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洪武四年,伐蜀。帝以诸将久无功,命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济师至蜀,而明升已降。徇下未附州县。师还,以擅杀军校,不预赏。 洪武八年,同傅友德镇北平。还,又同李善长督理屯田,巡海道。 洪武十二年,出镇广东。 祖亮祖勇悍善战而不知学,所为多不法,番遇知县道同以闻。亮祖诬奏同,同死。帝寻悟,明年九月召亮祖至,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御制圹志,仍以侯礼葬。 洪武二十三年,追论亮祖胡惟庸党,次子昱亦坐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