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 (1938年10月10日—),女,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分析电子显微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学术带头人之一。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51年-1957年,朱静就读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57年-1962年,朱静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1962年-1996年,朱静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1980年-1982年,朱静任美国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固体科学中心的Faculty Research Associate。1981年,朱静提出了相干微电子衍射的概念、计算及实验方法。1984年-1985年,朱静任美国ASU的天文和物理系Faculty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1986年,朱静以高温合金中微量元素的控制及其作用研究,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朱静以“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时效沉淀结构研究和强韧化设计原理” 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微衍射及其图象分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95年,朱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朱静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清华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双聘院士。同年,朱静筹建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清华大学)。1991年,朱静以“铀同位素离心分离机用CM钢及其制造工艺”,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朱静以“CM钢及其制造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朱静以“低维材料微观结构表征和分析研究”,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朱静以“氧化物超导体显微结构特征及其对性能影响的研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朱静以“钒钛氮微合金钢实施再结晶控轧有关物理冶金基础研究”获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毫米波-厘米波双功能隐身材料在导弹车上应用研究”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2006年,朱静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1999年-2015年,朱静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2002年-2008年,朱静任中国科学院学部技术科学部主任、副主任。2004年,朱静获何梁何利(HLHL)科技进步奖。2004年-2008年,朱静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委员会成员。2006年7-9月,朱静任日本东北大学访问教授。2007年,朱静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朱静引入球差校正电镜,开展亚埃尺度的材料表征。2018年,朱静获得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著有《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学》《纳米材料和器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