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2日—),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激光与光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四川成都人。1956年,周炳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真空器件专业毕业。1956年,周炳琨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60年-1962年,周炳琨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1962年,周炳琨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组建激光研究小组。1978年,周炳琨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3年-1984,周炳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进修并任访问教授。1984年,周炳琨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高效率、长寿命、窄线宽、频率稳定的“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1987年,周炳琨获第一届国家优秀教材奖和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91年,周炳琨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2002年,周炳琨任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1994年-1999年,周炳琨兼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2003年,周炳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周炳琨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2009年,周炳琨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周炳琨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2004年,周炳琨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2004年-2006年,周炳琨任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主任。 著有《激光原理》等。

周炳琨, (1936年3月2日—),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激光与光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四川成都人。1956年,周炳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真空器件专业毕业。1956年,周炳琨在清华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60年-1962年,周炳琨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1962年,周炳琨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组建激光研究小组。1978年,周炳琨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3年-1984,周炳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进修并任访问教授。1984年,周炳琨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高效率、长寿命、窄线宽、频率稳定的“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1987年,周炳琨获第一届国家优秀教材奖和电子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91年,周炳琨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2002年,周炳琨任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1994年-1999年,周炳琨兼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2003年,周炳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周炳琨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2009年,周炳琨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周炳琨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3年-2004年,周炳琨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2004年-2006年,周炳琨任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主任。 著有《激光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