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9月19日—1993年7月24日),电信工程专家、测量仪器专家、汉字编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支秉彝输入法的发明者。江苏泰州人,祖籍江苏镇江。父亲支履谦,妻子支爱娣,儿子支正心。1931年-1935年,支秉彝就读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37年-1940年,支秉彝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1945年,支秉彝任德国马堡大学中文学院讲师。1946年,支秉彝任中央工业试验所电子室主任。1947年,支秉彝兼任浙江大学电机系教授。1948年,支秉彝兼任同济大学电机系教授。1950年-1951年,支秉彝任上海航务学院无线电系教授。1951年-1953年,支秉彝任黄河理工仪器厂经理兼工程师。1954年-1964年,支秉彝任上海电表厂副总工程师。1957年,支秉彝从事锰铜电阻元件老化处理的研究,解决了国产锰铜的质量问题。1964年-1967年,支秉彝任上海电工仪器研究所(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前身)副所长兼总工程师。1976年,支秉彝开始进行见字识码汉字编辑方法的研究和试制,并试制出见字识码,俗称为“支秉彝码”。1977年,支秉彝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78年,支秉彝在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总工程师、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支秉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支秉彝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支秉彝获上海仪电杰出员工称号。著有《石英晶体音叉频率长期稳定性的研究》《电工仪表工业十年来的发展》《建立一种汉字编码新方法》《“见字识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在应用中实现》《“见字识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在计算机实现》《汉字“见字识码”及其工程装置》等。

支秉彝, (1911年9月19日—1993年7月24日),电信工程专家、测量仪器专家、汉字编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支秉彝输入法的发明者。江苏泰州人,祖籍江苏镇江。父亲支履谦,妻子支爱娣,儿子支正心。1931年-1935年,支秉彝就读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37年-1940年,支秉彝就读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1945年,支秉彝任德国马堡大学中文学院讲师。1946年,支秉彝任中央工业试验所电子室主任。1947年,支秉彝兼任浙江大学电机系教授。1948年,支秉彝兼任同济大学电机系教授。1950年-1951年,支秉彝任上海航务学院无线电系教授。1951年-1953年,支秉彝任黄河理工仪器厂经理兼工程师。1954年-1964年,支秉彝任上海电表厂副总工程师。1957年,支秉彝从事锰铜电阻元件老化处理的研究,解决了国产锰铜的质量问题。1964年-1967年,支秉彝任上海电工仪器研究所(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前身)副所长兼总工程师。1976年,支秉彝开始进行见字识码汉字编辑方法的研究和试制,并试制出见字识码,俗称为“支秉彝码”。1977年,支秉彝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1978年,支秉彝在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历任副所长、总工程师、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支秉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支秉彝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支秉彝获上海仪电杰出员工称号。著有《石英晶体音叉频率长期稳定性的研究》《电工仪表工业十年来的发展》《建立一种汉字编码新方法》《“见字识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在应用中实现》《“见字识码”汉字编码方法及其在计算机实现》《汉字“见字识码”及其工程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