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龄, (1941年11月12日—),建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事于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工作。广东惠阳人,出生于四川成都。1965年,郑时龄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65年-1978年,郑时龄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任工程师。1981年,郑时龄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郑时龄在同济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教授(1992年),建筑系副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1984年-1986年,郑时龄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做访问学者。1989年,郑时龄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艺术与应用艺术学院乔治·密勒讲座教授。1992年-1995年,郑时龄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1993年,郑时龄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2000年,郑时龄任同济大学副校长。1998年,郑时龄当选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2000年,郑时龄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同年,郑时龄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2001年,郑时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郑时龄当选为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2007年,郑时龄获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2011年,郑时龄获第九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2017年,郑时龄获第二届“叶剑英奖”。2018年,郑时龄获第四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著有《建筑理性论》《建筑批评学》《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等。设计建筑有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钱君陶艺术研究馆、南浦大桥、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