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功勋,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浙江诸暨人。父亲赵继和,女儿赵维勤。1916年-1920年,赵忠尧就读于诸暨县立中学。1920年,赵忠尧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赵忠尧在东南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25年,赵忠尧毕业于东南大学。1925年-1927年,赵忠尧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员。1927年-1930年,赵忠尧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29年,赵忠尧和英、德的几位物理学家同时独立地发现了硬γ射线的反常吸收(实际上是γ射线在物质中产生电子对的效应)。1930年,赵忠尧观测到正电子。1931年-1932年,赵忠尧在德国哈勒(Halle)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2年-1937年,赵忠尧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37年,赵忠尧在云南大学物理系任教。1938年-1945年,赵忠尧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5年-1946年,赵忠尧中央大学任物理系主任。1946年,赵忠尧在美国参观原子弹试爆试验。1947年-1947年,赵忠尧在华盛顿的卡内基地磁研究所,学习离子源技术。1947年-1949年,赵忠尧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1948年,赵忠尧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原子核反应研究。1950年,赵忠尧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55年,赵忠尧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同年,赵忠尧建成了我国最早的70万伏高气压型的质子静电加速器。1956年,赵忠尧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58年,赵忠尧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主持创办国内第一个近代物理系。同年,赵忠尧将7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无偿赠送给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同年,赵忠尧打造出25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1958年-1973年,赵忠尧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1984年,赵忠尧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赵忠尧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赵忠尧, (1902年6月27日—1998年5月28日),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功勋,中国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和启蒙者。浙江诸暨人。父亲赵继和,女儿赵维勤。1916年-1920年,赵忠尧就读于诸暨县立中学。1920年,赵忠尧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赵忠尧在东南大学物理系任助教。1925年,赵忠尧毕业于东南大学。1925年-1927年,赵忠尧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教员。1927年-1930年,赵忠尧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29年,赵忠尧和英、德的几位物理学家同时独立地发现了硬γ射线的反常吸收(实际上是γ射线在物质中产生电子对的效应)。1930年,赵忠尧观测到正电子。1931年-1932年,赵忠尧在德国哈勒(Halle)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2年-1937年,赵忠尧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37年,赵忠尧在云南大学物理系任教。1938年-1945年,赵忠尧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5年-1946年,赵忠尧中央大学任物理系主任。1946年,赵忠尧在美国参观原子弹试爆试验。1947年-1947年,赵忠尧在华盛顿的卡内基地磁研究所,学习离子源技术。1947年-1949年,赵忠尧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1948年,赵忠尧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原子核反应研究。1950年,赵忠尧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55年,赵忠尧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同年,赵忠尧建成了我国最早的70万伏高气压型的质子静电加速器。1956年,赵忠尧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58年,赵忠尧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主持创办国内第一个近代物理系。同年,赵忠尧将7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无偿赠送给中国科学技术学院。同年,赵忠尧打造出250万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1958年-1973年,赵忠尧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1984年,赵忠尧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赵忠尧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