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阳升, (1955年12月—),原位改性流体化采矿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煤层气、盐矿、油页岩和干热岩地热等下一代资源能源开采的科学技术研究。山西太原阳曲泥屯镇人。1977年-1982年,赵阳升就读于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期间,赵阳升被送往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现太原科技大学)数学力学专业委托培养。1982年,赵阳升在山西矿业学院基础部力学教研室任教。1986年,赵阳升于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赵阳升于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1992年,赵阳升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固气耦合的理论模型。1996年,赵阳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赵阳升受聘成为中国矿业大学的“长江学者”。同年,赵阳升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2010年,赵阳升创建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赵阳升与中石化合作创建国家油页岩开采研发中心。2019年,赵阳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赵阳升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著有《矿山岩石流体力学》《多孔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工程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