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5月25日—),满族,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辽宁清原人,生于沈阳。妻子赵永芳。1948年-1952年,赵鹏大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赵鹏大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工作。1954年-1958年,赵鹏大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赵鹏大任北京地质学院副教授。同年,赵鹏大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75年,赵鹏大任教于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赵鹏大在我国率先开设“数学地质”和“矿床统计预测”等课程。1980年,赵鹏大晋升教授。1983年-2005年,赵鹏大任武汉地质学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院长。1988年,赵鹏大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赵鹏大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克伦宾奖章。1993年,赵鹏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赵鹏大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被中国侨联授予“八五计划、十年规划做贡献”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赵鹏大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996年,赵鹏大获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彼得大帝金质奖章”。2000年,赵鹏大被接受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3年,赵鹏大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赵鹏大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赵鹏大获得“ IET- 方正大学校长奖”。2010年,赵鹏大获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最受公众关注奖”。2011年,赵鹏大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十字功勋”荣誉奖、国际数学地质协会终生荣誉会员。著有《矿床统计预测》《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与实践》《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等。

赵鹏大, (1931年5月25日—),满族,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辽宁清原人,生于沈阳。妻子赵永芳。1948年-1952年,赵鹏大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赵鹏大在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工作。1954年-1958年,赵鹏大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赵鹏大任北京地质学院副教授。同年,赵鹏大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75年,赵鹏大任教于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赵鹏大在我国率先开设“数学地质”和“矿床统计预测”等课程。1980年,赵鹏大晋升教授。1983年-2005年,赵鹏大任武汉地质学院(后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院长。1988年,赵鹏大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赵鹏大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克伦宾奖章。1993年,赵鹏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赵鹏大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被中国侨联授予“八五计划、十年规划做贡献”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赵鹏大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1996年,赵鹏大获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彼得大帝金质奖章”。2000年,赵鹏大被接受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2003年,赵鹏大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赵鹏大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赵鹏大获得“ IET- 方正大学校长奖”。2010年,赵鹏大获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最受公众关注奖”。2011年,赵鹏大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十字功勋”荣誉奖、国际数学地质协会终生荣誉会员。著有《矿床统计预测》《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理论与实践》《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