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2月19日—2014年2月19日),工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满城大册村人。妻子唐汝俭,女儿张静。1944年-1948年,张宗祜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8年-1950年,张宗祜在甘肃兰州石油地质勘探处任实习员。1950年-1951年,张宗祜在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北京地质调查所)任工务员,参加了华北通往西北兰州的铁路——包头至银川段的铁道工程地质调查工作。1951年-1955年,张宗祜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55年-1957,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工作工程师。1957年-1978年,张宗祜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工作任工程师。1958年,张宗祜领导黄土研究组,负责引洮河水至甘肃的大型饮水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工作。1963年,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土质学研究室主任。1973年,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技术负责人。1978年-1980年,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1980年,张宗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1988年,张宗祜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2年,张宗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3年-1987年,张宗祜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1984年,张宗祜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张宗祜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7年,张宗祜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93年,张宗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1994年,张宗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张宗祜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2000年,张宗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年,张宗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张宗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张宗祜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张宗祜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亚洲水文地质图》《中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等。

张宗祜, (1926年2月19日—2014年2月19日),工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满城大册村人。妻子唐汝俭,女儿张静。1944年-1948年,张宗祜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8年-1950年,张宗祜在甘肃兰州石油地质勘探处任实习员。1950年-1951年,张宗祜在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北京地质调查所)任工务员,参加了华北通往西北兰州的铁路——包头至银川段的铁道工程地质调查工作。1951年-1955年,张宗祜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部,获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955年-1957,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工作工程师。1957年-1978年,张宗祜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工作任工程师。1958年,张宗祜领导黄土研究组,负责引洮河水至甘肃的大型饮水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工作。1963年,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土质学研究室主任。1973年,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技术负责人。1978年-1980年,张宗祜任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1980年,张宗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1988年,张宗祜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2年,张宗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3年-1987年,张宗祜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1984年,张宗祜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张宗祜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7年,张宗祜任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1993年,张宗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1994年,张宗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张宗祜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2000年,张宗祜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4年,张宗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张宗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张宗祜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张宗祜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海区第四纪地质图》《亚洲水文地质图》《中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