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一, (1914年11月17日—1990年10月8日),发育与生殖内分泌学家,生理学家,胚胎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通过激素使南非蟾蜍由雄性转变为雌性,产生单性(全部为雄性)后代,同时又用生殖腺移植技术获得了由雌性转变为雄性的动物。山东泗水卞桥镇马家村人。妻子郭季芳,儿子张光前、张后伟。1924年-1927年,张致一就读于育英中学。1930年,张致一考入济南高中。1934年,张致一考入山东大学生物系。1939年-1940年,张致一就读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40年-1941年,张致一在中央大学医学院解剖系任助教。1941年-1947年,张致一先后任同济大学生物系助教、中国生理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1948年,张致一就读于美国依阿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48年-1952年,张致一就读于美国依阿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52年-1957年,张致一在依阿华大学任副研究员。1957年-1958年,张致一任中国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室主任。1959年,张致一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59年-1962年,张致一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室主任。1962年,张致一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张致一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张致一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张致一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1985年,张致一任生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首届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1990年,张致一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代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