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尚, (1925年11月2日—2022年12月23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父亲张孝骞,大姐张友端,弟弟张友会。湖南长沙人,出生于北京。1931年-1937年,张友尚就读于孔德小学。1937年-1943年,张友尚先后就读于雅礼中学、达德中学、中央大学实验中学。1943年-1948年,张友尚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8年-1950年,张友尚在长沙湘雅医学院生化科任助教。1950年,张友尚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科进修。1951年-1954年,张友尚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组任助教。1954年-1957年,张友尚到兰州医学院任助教和讲师。1957年-1961年,张友尚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蛋白质专业。1959年,张友尚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张友尚任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副研究员。1964年-1966年,张友尚在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修。1979年-1987年,张友尚任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81年,张友尚利用酶促半合成方法得到去六肽胰岛素的结晶。1985年,张友尚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任客座教授。1987年-1990年,张友尚被聘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分子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9年,张友尚在澳大利亚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任客座顾问。1991年,张友尚主持的胰岛素分子与其受体的结合部位,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张友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张友尚主持的C肽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重组人C肽的新药研发,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