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24日—),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我国水电建设、铁路工程地质和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工程等研究。浙江诸暨人。父亲袁哲,母亲傅致柔。1950年-1952年,袁道先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地质矿床专业。1953年,袁道先到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工作。1955年,袁道先获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56年,袁道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978年,袁道先历任山东水文地质大队、云南水文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地质部南江大队、第六水文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1978年,袁道先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1991年,袁道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袁道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1999年,袁道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项目。1996年,袁道先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奖。1997年,袁道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0年,袁道先兼任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2000年-2004年,袁道先主持IGCP 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项目。2002年,袁道先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年,袁道先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洞穴与岩溶特别贡献奖、美国洞穴研究基金会杰出贡献奖。2005年,袁道先获美国洞穴学会荣誉会员奖。2022年,袁道先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著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岩溶学词典》《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等。

袁道先, (1933年8月24日—),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我国水电建设、铁路工程地质和农田水利水文地质工程等研究。浙江诸暨人。父亲袁哲,母亲傅致柔。1950年-1952年,袁道先就读于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地质矿床专业。1953年,袁道先到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工作。1955年,袁道先获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56年,袁道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978年,袁道先历任山东水文地质大队、云南水文地质大队技术负责人,地质部南江大队、第六水文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1978年,袁道先任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所长。1991年,袁道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袁道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1999年,袁道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379"岩溶作用与碳循环"项目。1996年,袁道先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主席奖。1997年,袁道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0年,袁道先兼任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2000年-2004年,袁道先主持IGCP 448“全球岩溶生态系统对比”项目。2002年,袁道先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年,袁道先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洞穴与岩溶特别贡献奖、美国洞穴研究基金会杰出贡献奖。2005年,袁道先获美国洞穴学会荣誉会员奖。2022年,袁道先获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岩溶委员会终身成就奖。著有《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岩溶学词典》《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