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2017年5月23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创了我国等离子体湍流实验研究、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实验研究等学科方向,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福建福清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安褥埠。哥哥俞立明,妻子赵淑君。1948年,俞昌旋随父母归国。1959年,俞昌旋毕业于厦门集美中学。1959年-1965年,俞昌旋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65年,俞昌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俞昌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助教。1973年,俞昌旋参与筹建中国最早的等离子体物理专业。1979年,俞昌旋晋升为讲师。1980年-1983年,俞昌旋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进行学习。1985年,俞昌旋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俞昌旋晋升为教授。1993年,俞昌旋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1998年,俞昌旋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1995年,俞昌旋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6年,俞昌旋获国家科委"八五"期间高技术计划先进工作者三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999年,俞昌旋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俞昌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9年,俞昌旋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俞昌旋被聘为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 装置科枝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俞昌旋获第九届困学守望“育人终身成就奖”。著有《高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等。

俞昌旋, (1941年7月—2017年5月23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创了我国等离子体湍流实验研究、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实验研究等学科方向,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福建福清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安褥埠。哥哥俞立明,妻子赵淑君。1948年,俞昌旋随父母归国。1959年,俞昌旋毕业于厦门集美中学。1959年-1965年,俞昌旋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65年,俞昌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俞昌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助教。1973年,俞昌旋参与筹建中国最早的等离子体物理专业。1979年,俞昌旋晋升为讲师。1980年-1983年,俞昌旋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进行学习。1985年,俞昌旋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俞昌旋晋升为教授。1993年,俞昌旋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1998年,俞昌旋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1995年,俞昌旋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6年,俞昌旋获国家科委"八五"期间高技术计划先进工作者三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1999年,俞昌旋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俞昌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09年,俞昌旋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俞昌旋被聘为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 装置科枝委员会副主任。2014年,俞昌旋获第九届困学守望“育人终身成就奖”。著有《高温等离子体诊断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