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22日—),小麦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连旅顺人,出生于北京。1963年-1974年,于振文在山东省莱阳县示范繁殖农场任技术员。1975年-1979年,于振文在山东省莱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农艺师。1979年-1982年,于振文就读于山东农学院农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1985年,于振文在山东农学院任讲师。1985年8月-1987年2月,于振文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农学院做访问学者。1987年-1993年,于振文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室任主任、副教授。1992年,于振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2000年,于振文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8年,于振文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于振文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2001年,于振文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1年,于振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年,于振文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于振文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6年,于振文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于振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于振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2009年,于振文获中华农业英才奖。2010年,于振文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于振文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013年,于振文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称号。著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等。

于振文, (1944年6月22日—),小麦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辽宁大连旅顺人,出生于北京。1963年-1974年,于振文在山东省莱阳县示范繁殖农场任技术员。1975年-1979年,于振文在山东省莱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农艺师。1979年-1982年,于振文就读于山东农学院农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1985年,于振文在山东农学院任讲师。1985年8月-1987年2月,于振文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农学院做访问学者。1987年-1993年,于振文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室任主任、副教授。1992年,于振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2000年,于振文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8年,于振文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于振文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2001年,于振文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1年,于振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同年,于振文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于振文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6年,于振文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于振文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于振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称号。2009年,于振文获中华农业英才奖。2010年,于振文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于振文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013年,于振文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称号。著有《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