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1月1日—1971年1月1日),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厦门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父亲叶镇锥,妻子叶文茜,儿子叶良溪、叶良侠,女儿叶淑珊。1910年,叶渚沛随父回国探亲。1921年-1925年,叶渚沛先后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矿业系、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1928年,叶渚沛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金属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28年-1933年,叶渚沛先后任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工程师、中央合金钢公司工程师、美国机器铸造公司工程师、美国机器铸造公司冶金部主任、美国机器铸造公司冶金部主任顾问工程师。1933年,叶渚沛任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更名为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冶金研究室主任。1939年,叶渚沛兼任重庆炼铜厂厂长、电化冶炼厂总经理。1944年,叶渚沛到欧美各国进行工业考察。1948年,叶渚沛任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经济事务官。1950年-1953年,叶渚沛任重工业部顾问。1953-1966年,叶渚沛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1955年,叶渚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叶渚沛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首任所长。1962年,叶渚沛在国内率先提出关于微粒学研究。著有《发展超高温新化工冶金过程的前途》《超高温碳热新技术》《高温冶炼磷酸盐矿制磷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高温石球热风炉》等。

叶渚沛, (1902年1月1日—1971年1月1日),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厦门人,生于菲律宾马尼拉。父亲叶镇锥,妻子叶文茜,儿子叶良溪、叶良侠,女儿叶淑珊。1910年,叶渚沛随父回国探亲。1921年-1925年,叶渚沛先后就读于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矿业系、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1928年,叶渚沛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金属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28年-1933年,叶渚沛先后任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工程师、中央合金钢公司工程师、美国机器铸造公司工程师、美国机器铸造公司冶金部主任、美国机器铸造公司冶金部主任顾问工程师。1933年,叶渚沛任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更名为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冶金研究室主任。1939年,叶渚沛兼任重庆炼铜厂厂长、电化冶炼厂总经理。1944年,叶渚沛到欧美各国进行工业考察。1948年,叶渚沛任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经济事务官。1950年-1953年,叶渚沛任重工业部顾问。1953-1966年,叶渚沛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1955年,叶渚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8年,叶渚沛任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前身)首任所长。1962年,叶渚沛在国内率先提出关于微粒学研究。著有《发展超高温新化工冶金过程的前途》《超高温碳热新技术》《高温冶炼磷酸盐矿制磷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高温石球热风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