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耀, (1921年3月21日—2017年3月7日),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率先在我国开展纳米材料相变的研究,是我国研究开发形状记忆材料(Ni-Ti基,Ni-Al基,铜基,Fe-Mn-Si基合金及ZrO2基陶瓷)的先驱者。浙江宁波鄞州人。1932年,徐祖耀就读于私立效实中学。1938年-1942年,徐祖耀就读于云南大学矿冶系。1942年-1943年,徐祖耀在国立云南大学任金相学及分析化学助教。1943年-1948年,徐祖耀任国民政府兵工署材料试验处技术员、助理研究员。1949年-1953年,徐祖耀任唐山工学院冶金系副教授。1953年-1961年,徐祖耀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热处理系副教授。1961年,徐祖耀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首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62年,徐祖耀任上海交通大学金相教研室主任。1982年,徐祖耀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1983年-1989年,徐祖耀任马氏体相变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徐祖耀任国际贝氏体相变委员会委员。同年,徐祖耀以形状记忆合金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徐祖耀以贝氏体相变热力学及机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徐祖耀任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冶金与材料系客座教授。1995年,徐祖耀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徐祖耀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著作类)一等奖。1999年,徐祖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著作类)三等奖。2000年,徐祖耀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徐祖耀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徐祖耀以铜基与铁基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效应,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徐祖耀以fcc-hcp的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及其诱导的形状记忆效应,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徐祖耀捐款100万元,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徐祖耀基金”。2014年,徐祖耀捐款50万元,在上海市闵行区慈善基金分会设立“徐祖耀慈善爱心专项基金”。2015年,徐祖耀获得上海市“慈善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徐祖耀再次捐款100万元,设立“托起夕阳”和“呵护花朵”专项基金。著有《金属学原理》《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导论》《相变原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