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5月28日—2014年3月27日),女,环境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吴县人。父亲徐祖藩,丈夫胡克源,女儿胡永洁。1936年,徐晓白随父母迁居至上海。1941年-1944年,徐晓白就读于南洋模范中学。1944年-1948年,徐晓白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8年,徐晓白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助理员。1950年,徐晓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任助理研究员。1952年-1955年,徐晓白在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1953年,在柳大纲先生的领导下,徐晓白担任科技攻关小组的副组长,首次研制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1955年-1975年,徐晓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56年,徐晓白开始跟随柳大纲展开盐湖化学研究。1958年,徐晓白开拓了稀土元素二元高温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稀土硼化物和若干稀土硫化物等的制备、反应机理、元件成品加工、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其化学行为的研究。1959年,徐晓白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5年,徐晓白在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1978年)、研究员(1982年)、研究室主任(1984年)。1978年,徐晓白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技术成果奖。1980年-1982年,徐晓白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者。1981年,徐晓白首次提出从柴油机颗粒物中检出了已知2-硝基芴致癌物。1984年,徐晓白等在北京大气飘尘中检出硝基荧蒽、硝基芘等致癌物,并测量了北京若干采样点冬夏两季飘尘中NO₂-PAHs含量,又在中国工业碳黑中检出NO₂-PAHs,其中包括强致癌物二硝基芘,由此提出了碳黑工艺条件的改进建议,并指出燃煤排烟也是重要的NO₂-PAHs污染源。1986年,徐晓白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徐晓白组织中国科学院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共4个单位开展了《有毒有机物环境化学行为及毒理研究》。1995年,徐晓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徐晓白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徐晓白被聘任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家技术协调组成员。2001年,徐晓白荣获何梁何利奖。2002年,徐晓白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委第三届科技咨询理事会理事(UNEP/GEF STAPⅢ Member)。2005年,徐晓白以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著有《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等,译著《固体量子化学》等。

徐晓白, (1927年5月28日—2014年3月27日),女,环境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吴县人。父亲徐祖藩,丈夫胡克源,女儿胡永洁。1936年,徐晓白随父母迁居至上海。1941年-1944年,徐晓白就读于南洋模范中学。1944年-1948年,徐晓白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8年,徐晓白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助理员。1950年,徐晓白在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任助理研究员。1952年-1955年,徐晓白在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1953年,在柳大纲先生的领导下,徐晓白担任科技攻关小组的副组长,首次研制卤磷酸钙新型日光灯荧光材料。1955年-1975年,徐晓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56年,徐晓白开始跟随柳大纲展开盐湖化学研究。1958年,徐晓白开拓了稀土元素二元高温化合物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系列稀土硼化物和若干稀土硫化物等的制备、反应机理、元件成品加工、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其化学行为的研究。1959年,徐晓白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5年,徐晓白在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1978年)、研究员(1982年)、研究室主任(1984年)。1978年,徐晓白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技术成果奖。1980年-1982年,徐晓白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者。1981年,徐晓白首次提出从柴油机颗粒物中检出了已知2-硝基芴致癌物。1984年,徐晓白等在北京大气飘尘中检出硝基荧蒽、硝基芘等致癌物,并测量了北京若干采样点冬夏两季飘尘中NO₂-PAHs含量,又在中国工业碳黑中检出NO₂-PAHs,其中包括强致癌物二硝基芘,由此提出了碳黑工艺条件的改进建议,并指出燃煤排烟也是重要的NO₂-PAHs污染源。1986年,徐晓白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徐晓白组织中国科学院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共4个单位开展了《有毒有机物环境化学行为及毒理研究》。1995年,徐晓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徐晓白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徐晓白被聘任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家技术协调组成员。2001年,徐晓白荣获何梁何利奖。2002年,徐晓白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委第三届科技咨询理事会理事(UNEP/GEF STAPⅢ Member)。2005年,徐晓白以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著有《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等,译著《固体量子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