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1月16日—2013年2月16日),高分子材料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南京人。姐夫张祖培,女儿徐广荣。1937年-1937年,徐僖就读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38年-1940年,徐僖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1940年-1944年,徐僖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4年,徐僖考取浙江大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染料专家侯毓汾,研究五棓子染料。同年,徐僖随侯毓汾到内迁四川永川县的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担任化学基础课程助教。1946年-1947年,徐僖任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讲师。1947年-1948年,徐僖获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庚款,就读于美国里海大学,获科学硕士学位。1948年,徐僖任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1951年,徐僖在重庆大学化工系建立棓酸塑料研究小组,利用国产五棓子和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五棓子塑料中试研究。同年,徐僖获重庆市甲等劳动模范称号。1952年,徐僖受命筹建重庆棓酸塑料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徐僖试制了我国最早的自制塑料——五棓子塑料。同年,徐僖在四川化学工业学院((1955年并入成都工学院,后成为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塑料专业。1954年,徐僖任四川化工学院教授,历任成都工学院教授;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教授、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1956年,徐僖晋升为二级教授。1959年,徐僖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徐僖出版了我国高校工科第一本高分子教科书《高分子物化学原理》。1961年,徐僖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1981年,徐僖被评为中国首批博士导师。同年,徐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徐僖获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1987年,徐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徐僖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化学会授予的高分子化学育才奖、国家教委授予的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奖。1990年,徐僖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徐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徐僖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了“攀登”奖学金和助学金。同年,徐僖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称号。2003年,徐僖获得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徐僖, (1921年1月16日—2013年2月16日),高分子材料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塑料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南京人。姐夫张祖培,女儿徐广荣。1937年-1937年,徐僖就读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38年-1940年,徐僖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1940年-1944年,徐僖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4年,徐僖考取浙江大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染料专家侯毓汾,研究五棓子染料。同年,徐僖随侯毓汾到内迁四川永川县的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担任化学基础课程助教。1946年-1947年,徐僖任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讲师。1947年-1948年,徐僖获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庚款,就读于美国里海大学,获科学硕士学位。1948年,徐僖任重庆大学化工系副教授。1951年,徐僖在重庆大学化工系建立棓酸塑料研究小组,利用国产五棓子和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五棓子塑料中试研究。同年,徐僖获重庆市甲等劳动模范称号。1952年,徐僖受命筹建重庆棓酸塑料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徐僖试制了我国最早的自制塑料——五棓子塑料。同年,徐僖在四川化学工业学院((1955年并入成都工学院,后成为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塑料专业。1954年,徐僖任四川化工学院教授,历任成都工学院教授;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教授、副校长、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1956年,徐僖晋升为二级教授。1959年,徐僖开始招收研究生。1960年,徐僖出版了我国高校工科第一本高分子教科书《高分子物化学原理》。1961年,徐僖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1981年,徐僖被评为中国首批博士导师。同年,徐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徐僖获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1987年,徐僖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徐僖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化学会授予的高分子化学育才奖、国家教委授予的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奖。1990年,徐僖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徐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徐僖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了“攀登”奖学金和助学金。同年,徐僖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称号。2003年,徐僖获得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