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1月17日—2005年6月17日),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常熟白茆口横塘镇人。妻子毛凤斐,女儿徐小梅,儿子徐卫星。1938年-1941年,徐国钧在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生药室,任技术助理员。1941年-1945年,徐国钧就读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42年,徐国钧发表《马鞭草的生药学研究》。1945年-1951年,徐国钧在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任生药学助教。1951年,徐国钧首次发表了101种“粉末生药检索表”。1951年-1953年,徐国钧任华东药学专科学校((后改名华东药学院))任讲师。1952年,徐国钧兼生药系代系主任。1953年,徐国钧加入九三学社。1953年-1984年,徐国钧任华东药学院(后改名南京药学院)副教授,生药学、药材学、中草药学教研室主任。1954年-1966年,徐国钧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年,徐国钧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年,徐国钧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徐国钧经诊断患上“左筛窦未分化癌”。1972年,徐国钧负责对西汉文物—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药物进行研究。1978年,徐国钧获全国科学大会协作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同年,徐国钧任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教授。1982年-1984年,徐国钧兼任中药系系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1987年,徐国钧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徐国钧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1995年,徐国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徐国钧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著有《粉末药材显微鉴定》《生药学》《中草药彩色图谱》等。

徐国钧, (1922年11月17日—2005年6月17日),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常熟白茆口横塘镇人。妻子毛凤斐,女儿徐小梅,儿子徐卫星。1938年-1941年,徐国钧在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生药室,任技术助理员。1941年-1945年,徐国钧就读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42年,徐国钧发表《马鞭草的生药学研究》。1945年-1951年,徐国钧在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任生药学助教。1951年,徐国钧首次发表了101种“粉末生药检索表”。1951年-1953年,徐国钧任华东药学专科学校((后改名华东药学院))任讲师。1952年,徐国钧兼生药系代系主任。1953年,徐国钧加入九三学社。1953年-1984年,徐国钧任华东药学院(后改名南京药学院)副教授,生药学、药材学、中草药学教研室主任。1954年-1966年,徐国钧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56年,徐国钧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同年,徐国钧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徐国钧经诊断患上“左筛窦未分化癌”。1972年,徐国钧负责对西汉文物—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药物进行研究。1978年,徐国钧获全国科学大会协作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同年,徐国钧任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教授。1982年-1984年,徐国钧兼任中药系系主任、中药研究所所长。1987年,徐国钧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徐国钧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1995年,徐国钧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徐国钧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著有《粉末药材显微鉴定》《生药学》《中草药彩色图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