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稀土之父”。浙江绍兴人,祖籍浙江上虞。父亲徐宜况,母亲陈氏,大哥徐光宇,妻子高小霞,女儿徐红、徐放。1935年-1936年,徐光宪就读于绍兴稽山中学。1936年-1937年,徐光宪就读于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1939年,徐光宪就读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1939年,徐光宪插班入大同大学化学系一年级。1940年-1944年,徐光宪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徐光宪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化工系研究院。1947年-1951年,徐光宪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徐光宪当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同年,徐光宪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徐光宪任北京大学放射化学教研室主任。1960年,徐光宪开始研究核燃料萃取化学。1961年,徐光宪晋升为教授。1969年-1972年,徐光宪在江西农场劳动。1972年,徐光宪的研究方向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75年,徐光宪提出稀土串级萃取理论。1980年,徐光宪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徐光宪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徐光宪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部主任。1987年,徐光宪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8年,徐光宪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89年,徐光宪任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1991年,徐光宪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徐光宪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1995年,徐光宪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徐光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徐光宪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徐光宪将获得的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的全部奖金,设立“霞光奖学金”。2009年,徐光宪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著有《物质结构》等。

徐光宪, (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稀土之父”。浙江绍兴人,祖籍浙江上虞。父亲徐宜况,母亲陈氏,大哥徐光宇,妻子高小霞,女儿徐红、徐放。1935年-1936年,徐光宪就读于绍兴稽山中学。1936年-1937年,徐光宪就读于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7年-1939年,徐光宪就读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1939年,徐光宪插班入大同大学化学系一年级。1940年-1944年,徐光宪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徐光宪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化工系研究院。1947年-1951年,徐光宪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徐光宪当选为美国Phi Lamda 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Sigma Xi荣誉科学会会员。同年,徐光宪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徐光宪任北京大学放射化学教研室主任。1960年,徐光宪开始研究核燃料萃取化学。1961年,徐光宪晋升为教授。1969年-1972年,徐光宪在江西农场劳动。1972年,徐光宪的研究方向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75年,徐光宪提出稀土串级萃取理论。1980年,徐光宪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徐光宪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徐光宪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学部主任。1987年,徐光宪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8年,徐光宪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89年,徐光宪任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1991年,徐光宪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徐光宪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1995年,徐光宪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徐光宪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徐光宪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徐光宪将获得的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的全部奖金,设立“霞光奖学金”。2009年,徐光宪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著有《物质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