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任校长,长于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研究。福建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人。父亲谢玉铭,丈夫曹天钦,儿子曹惟正。1938年,谢希德考入湖南大学。1946年,谢希德毕业于厦门大学。1946年-1947年,谢希德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1949年,谢希德就读于美国史密斯学院,获硕士学位。1949年-1951年,谢希德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物理哲学博士。1952年,谢希德在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56年,谢希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谢希德在北京大学参与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任教研组副主任。1958年,谢希德与黄昆合编的《半导体物理》问世,这是我国半导体领域最早的一本专著。同年,谢希德在复旦大学任物理学系固体物理研究室主任,建设半导体物理学科。同年,谢希德创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958年-1966年,谢希德任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谢希德与黄昆联名建议在我国开展固体能谱研究。1978年-1983年,谢希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0年,谢希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谢希德获美国史密斯学院、美国纽约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1988年,谢希德任复旦大学校长。1984年,谢希德任上海市科协主席。1985年,谢希德兼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谢希德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谢希德任复旦大学顾问。1990年,谢希德被选为美国文理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谢希德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同年,谢希德任上海杉达学院校长。1999年,谢希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谢希德被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推选委员会评选为“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同年,谢希德物理奖正式设立,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2011年,复旦大学成立希德书院。著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等。

谢希德, (1921年3月19日—2000年3月4日),女,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任校长,长于半导体物理、固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研究。福建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赤湖村人。父亲谢玉铭,丈夫曹天钦,儿子曹惟正。1938年,谢希德考入湖南大学。1946年,谢希德毕业于厦门大学。1946年-1947年,谢希德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1949年,谢希德就读于美国史密斯学院,获硕士学位。1949年-1951年,谢希德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物理哲学博士。1952年,谢希德在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56年,谢希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谢希德在北京大学参与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任教研组副主任。1958年,谢希德与黄昆合编的《半导体物理》问世,这是我国半导体领域最早的一本专著。同年,谢希德在复旦大学任物理学系固体物理研究室主任,建设半导体物理学科。同年,谢希德创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958年-1966年,谢希德任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62年,谢希德与黄昆联名建议在我国开展固体能谱研究。1978年-1983年,谢希德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0年,谢希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谢希德获美国史密斯学院、美国纽约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83年-1988年,谢希德任复旦大学校长。1984年,谢希德任上海市科协主席。1985年,谢希德兼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谢希德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谢希德任复旦大学顾问。1990年,谢希德被选为美国文理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谢希德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同年,谢希德任上海杉达学院校长。1999年,谢希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谢希德被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推选委员会评选为“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同年,谢希德物理奖正式设立,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2011年,复旦大学成立希德书院。著有《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