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文, (1903年9月15日—1995年7月20日),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又名绍文,浙江绍兴人,生于上海。父亲谢鸿来。1921年,谢少文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21年-1926年,谢少文就读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26年-1942年,谢少文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历任内科助理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内科总住院医师、传染病学讲师、细菌学讲师、襄教授。1930年,谢少文任协和医学院内科总住院医师。1931年,谢少文任协和医学院传染病学讲师。1932年,谢少文任协和医学院细菌学襄教授。1932年-1934年,谢少文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1934年,谢少文在国际上首次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成功。 1939年,谢少文访问哈佛大学。1942年,谢少文在天津女医院(妇婴医院)负责医疗工作。1945年-1947年,谢少文任北平中央防疫处技正。1947年,谢少文任协和医学院细菌和免疫学系主任教授、教授。1952年,谢少文参加反细菌战东北调查团。1956年-1962年,谢少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1962年,谢少文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1980年,谢少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谢少文被中国免疫学会授予名誉理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