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2月13日,出生于四川三台,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解放后改为不息翁。医学家。 1892年,同陈蕴生用中草药救治川中霍乱。1897年,获丁酉科拔贡,即以拔贡生考取南学教习,教满以知县分赴山东候补。1900年,离开北京去往山东,曾先后任淄川、枣阳知县。辛亥革命后移居济南。1914年,奉调入京,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及府院参事、农商部有奖实业债券局总办等职。1928年,弃官行医,自署为“医隐”,号为“息翁”。1930年,在兵马司胡同的大院里,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195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0年,去世。

萧龙友, 1870年2月13日,出生于四川三台,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解放后改为不息翁。医学家。 1892年,同陈蕴生用中草药救治川中霍乱。1897年,获丁酉科拔贡,即以拔贡生考取南学教习,教满以知县分赴山东候补。1900年,离开北京去往山东,曾先后任淄川、枣阳知县。辛亥革命后移居济南。1914年,奉调入京,历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及府院参事、农商部有奖实业债券局总办等职。1928年,弃官行医,自署为“医隐”,号为“息翁”。1930年,在兵马司胡同的大院里,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195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0年,去世。

萧龙友, (1870年2月13日—1960年10月21日),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晚年改号“不息翁”,四川三台人,出生于四川雅安,祖籍江西吉安。先祖萧聚泰,父亲萧端澍,子女萧瑾、萧璋、萧秾华、萧重华、萧民华、萧琼,孙女萧承悰。1890年,萧龙友考取尊经书院读词章科。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萧龙友与陈蕴生医师用中草药救治,控制了疫情的蔓延。1897年,萧龙友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任八旗教习。1900年-1912年,萧龙友先后任济阳、嘉祥、淄川的知县,并加知府衔。1912年,,萧龙友入副总统黎元洪幕府。1914年,萧龙友到北京,先后任财政、农商两部秘书及府院参事,农商部有奖实业债券局总办,兼任内务部中医顾问。1928年,萧龙友辞官,在萧龙友医寓从医。1930年,萧龙友与孔伯华共同创办了北京国医学院。1951年,萧龙友被中央人民政府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54年,萧龙友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设立中医学院的议案。1955年,萧龙友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0年,故宫博物院为纪念萧龙友诞辰140周年、逝世50周年,隆重举办了“萧龙友先生捐赠文物精品展”。著有《现代医案选》《整理中国医学意见书》《采风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