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9日—2008年12月27日),天文学史专家,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西垣曲人。父亲席文濬,母亲李牧丹,妻子施榴云,儿子席云平,女儿席红。1938年,席泽宗就读于垣曲县立第一小学。1941年,席泽宗就读于洋县良马寺国立七中第二分校。1944年-1947年,席泽宗就读于兰州西北师范学院附中。1947年-1951年,席泽宗就读于中山大学天文系。1951年-1954年,席泽宗在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任编辑。1954年-1956年,席泽宗在科学出版社任编辑。1955年,席泽宗发表《古新星表》,考订了中国古代90次新星和超新星的爆发记录。1957年,席泽宗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1963年,席泽宗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否定了“王锡阐是世界上首次预先推算金星凌日之人”的“定论”。1965年,席泽宗和同事薄树人合作发表了《古新星新表》的补充修订表。1966年,席泽宗证认出敦煌卷子S3326全图共有1359颗星,而敦煌卷子S3326被视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且星数最多的星图。1975年,席泽宗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78年,席泽宗晋升副研究员。同年,席泽宗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主任。1981年,席泽宗晋升为研究员。同年,席泽宗通过推理和实验,证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学家甘德就发现了木卫。1983年,席泽宗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3年-1988年,席泽宗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1984年,席泽宗成为中国天文学史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1991年,席泽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席泽宗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席泽宗当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995年,席泽宗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0年,席泽宗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8547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席泽宗星”。同年,席泽宗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著有《恒星》等。

席泽宗, (1927年6月9日—2008年12月27日),天文学史专家,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西垣曲人。父亲席文濬,母亲李牧丹,妻子施榴云,儿子席云平,女儿席红。1938年,席泽宗就读于垣曲县立第一小学。1941年,席泽宗就读于洋县良马寺国立七中第二分校。1944年-1947年,席泽宗就读于兰州西北师范学院附中。1947年-1951年,席泽宗就读于中山大学天文系。1951年-1954年,席泽宗在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任编辑。1954年-1956年,席泽宗在科学出版社任编辑。1955年,席泽宗发表《古新星表》,考订了中国古代90次新星和超新星的爆发记录。1957年,席泽宗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1963年,席泽宗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否定了“王锡阐是世界上首次预先推算金星凌日之人”的“定论”。1965年,席泽宗和同事薄树人合作发表了《古新星新表》的补充修订表。1966年,席泽宗证认出敦煌卷子S3326全图共有1359颗星,而敦煌卷子S3326被视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且星数最多的星图。1975年,席泽宗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78年,席泽宗晋升副研究员。同年,席泽宗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主任。1981年,席泽宗晋升为研究员。同年,席泽宗通过推理和实验,证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天文学家甘德就发现了木卫。1983年,席泽宗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3年-1988年,席泽宗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1984年,席泽宗成为中国天文学史专业第一个博士生导师。1991年,席泽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席泽宗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席泽宗当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995年,席泽宗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0年,席泽宗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7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8547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席泽宗星”。同年,席泽宗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著有《恒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