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迟, (1914年12月16日—1988年3月10日),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小樊,小名小椿,浙江省杭县人,出生于北京小椿树胡同。伯父武曾保,父亲武曾傅,母亲严纯,舅父严鸥客,大哥武奋,大嫂朱竞因,妻子王君钰,儿子武建初,女儿武映薇、武映萍。1926年-1929年,武迟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1929年-1930年,武迟就读于上海民立中学。1930年-1932年,武迟就读于浙江杭州蕙兰中学。1932年-1936年,武迟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5年,武迟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北平公安局抓捕。1936年,武迟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7年-1939年,武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化学硕士学位。1939年-1949年,武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公司及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任工程师。1950年-1953年,武迟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代系主任。1953年-1958年,武迟任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主任、副教务长。1958年,武迟在石油工业部任炼油生产技术方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61年,武迟在大庆原油加工的会战中,解决了大庆原油质重蜡多、易凝固、难炼等难题,提高了产品的收率,缩短了沥青氧化时间和炼焦时间。1965年,武迟兼任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66年,国家科委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顺丁橡胶半工业生产试验攻关会战,武迟受命任现场攻关会战技术领导工作。1969年-1972年,武迟在湖北潜江五七干校参加劳动。1972年,武迟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1973年,武迟任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1978年,武迟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武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22年,武迟获中国化工百年百人。著有《基础化学工业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