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训, (1897年4月2日—1977年11月30日),物理学家。字正之,江西高安黄沙乡(今高安市荷岭乡)石溪吴村人。父亲吴起辅,儿子吴再生。1912年-1916年,吴有训就读于瑞州中学(今高安中学)、南昌心远中学(今南昌二中)。1916年-1920年,吴有训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数理化部。1920年-1921年,吴有训在南昌二中、上海中国公学任教。1921年-1925年,吴有训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25年,吴有训在《康普顿效应与三次X辐射》一文中,再次证明康普顿效应的客观存在。1925年-1926年,吴有训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26年,吴有训参与筹办江西大学事宜,任筹委会委员。1927年-1928年,吴有训任国立中央大学任物理系副教授、系主任。1928年,吴有训任清华大学教授。1932年,吴有训参与建立中国物理学会。1934年,吴有训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1936年,吴有训被德国哈莱自然科学研究院推举为院士。同年,吴有训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1938年,吴有训任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院长。1945年-1948年,吴有训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吴有训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同年,吴有训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吴有训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1950年,吴有训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电子研究所,吴有训兼任筹备处主任。1955年,吴有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吴有训为首的“原子能知识普及讲座委员会”。1958年,吴有训任中国科学院原子核委员会同位素分离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65年,吴有训主持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