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 (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嘉兴人,出生于上海。妻子陈丕和。1933年-1936年,吴文俊就读于正始中学。1936年-1940年,吴文俊就读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0年-1945年,吴文俊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南洋模范女中、之江大学任教。1945年,吴文俊在交通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46年,吴文俊在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工作。1947年-1949年,吴文俊就读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1951年,吴文俊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任研究员。1951年,吴文俊在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授。1952年-1979年,吴文俊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1956年,吴文俊因在拓扑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吴文俊提出了吴示嵌类,发展了统一的嵌入理论。1957年,吴文俊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6年,吴文俊在中国古算研究的基础上,开拓了机械化数学的崭新领域。1977年,吴文俊在初等几何定理的机械化证明方面首先取得成功,提出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1979年,吴文俊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998年,吴文俊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任研究员、副所长。1990年,吴文俊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同年,吴文俊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1992年-1994年,吴文俊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3年,吴文俊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同年,吴文俊任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94年,吴文俊获首届香港求是杰出科学家奖。1997年,吴文俊获得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厄布朗(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8年,吴文俊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2001年,吴文俊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吴文俊获邵逸夫数学奖。2009年,吴文俊获西安交通大学最受崇敬校友荣誉称号。2017年,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设立“吴文俊应用数学奖”。2020年,吴文俊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