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2月19日—2006年8月31日),解剖学、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武进北港乡后吴村人。妻子马秀权、夏斌,女儿吴建新。1935年,吴汝康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人类学组计算员。1936年-1940年,吴汝康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40年,吴汝康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任研究实习员。1942年,吴汝康受聘为贵州大学社会学系兼职讲师。1944年-1945年,吴汝康在中央研究院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1945年-1946年,吴汝康在动物研究所工作。1946年-1949年,吴汝康就读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先后获硕士(1947年)、博士学位。1949年,吴汝康任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教授、主任。1953年-1956年,吴汝康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前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任兼职研究员。1954年,吴汝康与贾兰坡合作研究的周口店遗址的5颗牙齿和两段肢骨,撰写了研究报告《周口店中国猿人化石的新发现》。1956年,吴汝康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前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任专职研究员。1979年,吴汝康被美国俄亥俄州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1986年,吴汝康领导的研究组因对禄丰古猿的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吴汝康因研究成果《蓝田猿人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1年,吴汝康因研究成果《中国远古人类》,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吴汝康因步氏巨猿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吴汝康因在中国古人类化石研究的卓越贡献,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著有《人骨测量方法》《人体测量方法》《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今人类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图谱》等。

吴汝康, (1916年2月19日—2006年8月31日),解剖学、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武进北港乡后吴村人。妻子马秀权、夏斌,女儿吴建新。1935年,吴汝康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人类学组计算员。1936年-1940年,吴汝康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生物系。1940年,吴汝康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组任研究实习员。1942年,吴汝康受聘为贵州大学社会学系兼职讲师。1944年-1945年,吴汝康在中央研究院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1945年-1946年,吴汝康在动物研究所工作。1946年-1949年,吴汝康就读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解剖系,先后获硕士(1947年)、博士学位。1949年,吴汝康任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教授、主任。1953年-1956年,吴汝康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前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任兼职研究员。1954年,吴汝康与贾兰坡合作研究的周口店遗址的5颗牙齿和两段肢骨,撰写了研究报告《周口店中国猿人化石的新发现》。1956年,吴汝康在中科院古脊椎所前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任专职研究员。1979年,吴汝康被美国俄亥俄州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1986年,吴汝康领导的研究组因对禄丰古猿的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吴汝康因研究成果《蓝田猿人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1年,吴汝康因研究成果《中国远古人类》,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3年,吴汝康因步氏巨猿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000年,吴汝康因在中国古人类化石研究的卓越贡献,荣获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将编号为317452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吴汝康星”。著有《人骨测量方法》《人体测量方法》《巨猿下颌骨和牙齿化石》《今人类学》《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图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