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 (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原名吴孟秋,福州闽清人。妻子吴佩煜,女儿吴玲、吴珉、吴瑛。1927年,吴孟超随母赴马来西亚投奔父亲。1940年,吴孟超就读于同济附中。1943年-1949年,吴孟超就读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吴孟超在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后来的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历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普通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和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1956年,吴孟超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吴孟超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国内第一例肝脏切除术。1963年,吴孟超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禁区。1975年,吴孟超成功切除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1978年,吴孟超在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创建中国第一个肝胆外科科室并任主任。1983年,吴孟超正式提出了肝癌“二期手术”的概念。1991年,吴孟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吴孟超创建第二军医大学(现又名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同年,吴孟超获美国旧金山东华医院荣誉奖、陈家庚医药科学奖。1994年,吴孟超获全国“侨界十杰”荣誉称号、何梁何利医学基金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5年,吴孟超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上海烛光奖、爱国奉献奖、实用医学荣誉奖。1996年,吴孟超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同年,吴孟超任同济大学名誉教授。同年,吴孟超捐资500万元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科技基金会。2002年,吴孟超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2006年,吴孟超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吴孟超联合汤钊猷、杨胜利、顾健人、闻玉梅、郑树森、王红阳等6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集成式开展肝癌研究”的报告。2008年,吴孟超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2011年,吴孟超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同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第17606号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吴孟超荣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称号。同年,吴孟超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2017年,吴孟超获全国最美医生奖。2021年,吴孟超被医学家峰会评为“十大医学泰斗”。译著有《肝脏外科入门》等,著有《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黄家驷外科学》《肝癌与肝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