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4月22日—2010年7月18日),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化学领域开拓者之一。谱名浩春,幼名敖春,曾用名延爵,江苏宜兴蜀山镇小圩村人。父亲吴汝祥,母亲陆珍,伯父吴汝明,妻子倪锦云,前妻吕顺珍,儿子吴全、吴杰。1921年-1922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蜀山镇小圩村私塾。1922年-1924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城北小学。1924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县蜀山镇东坡小学。1927年-1927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县立中学。1927年-1928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私立精一初级中学。1928年-1931年,吴浩青就读于苏州中学。1931年-1935年,吴浩青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吴浩青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兼职助教。1935年,吴浩青到湖北省高中集中军事训练总队(武昌)讲授军用化学课程。同年,吴浩青参加国民党,成为候补党员。1936年,吴浩青脱离国民党。同年,吴浩青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兼任杭州行素女中教员。1937年,吴浩青任江苏省立太仓师范代课教员。1939年,吴浩青协助浙江大学筹建龙泉分校,任龙泉分校化学系助教。1940年,吴浩青任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化学系讲师。1942年,吴浩青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副教授。1946年-1952年,吴浩青任上海沪江大学讲师。1949年,吴浩青任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沪江大学事务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1952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吴浩青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同年,吴浩青被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奖励。同年,吴浩青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961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1961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主任。1969年,吴浩青被下放罗店公社劳动改造。1976年,吴浩青承担传感器电解液的研制任务。1977年,吴浩青对桥臂在10KΩ的交流电桥提高测量低电导电解液的灵敏度又做了改进,为测量凝胶电解质电池的内阻、测量离子交换膜的电阻和有机溶剂和无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1978年-1980年,吴浩青完成了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的研究。1979年,吴浩青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1980年,吴浩青任博士生导师。同年,吴浩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吴浩青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1984年,吴浩青提出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同年,吴浩青获复旦大学1981-1984年度研究生导师教学一等奖。1985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1988年,吴浩青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吴浩青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吴浩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吴浩青获复光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2006年,吴浩青获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2008年,吴浩青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设立吴浩青奖学金。著有《物理化学》《化学热电力》《电化学动力学》《四元尖晶石相Li-M-Mn-O (M=Ni, Cr, Mo, V)嵌入电极的研究》等。

吴浩青, (1914年4月22日—2010年7月18日),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化学领域开拓者之一。谱名浩春,幼名敖春,曾用名延爵,江苏宜兴蜀山镇小圩村人。父亲吴汝祥,母亲陆珍,伯父吴汝明,妻子倪锦云,前妻吕顺珍,儿子吴全、吴杰。1921年-1922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蜀山镇小圩村私塾。1922年-1924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城北小学。1924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县蜀山镇东坡小学。1927年-1927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县立中学。1927年-1928年,吴浩青就读于宜兴私立精一初级中学。1928年-1931年,吴浩青就读于苏州中学。1931年-1935年,吴浩青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年,吴浩青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兼职助教。1935年,吴浩青到湖北省高中集中军事训练总队(武昌)讲授军用化学课程。同年,吴浩青参加国民党,成为候补党员。1936年,吴浩青脱离国民党。同年,吴浩青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助教,兼任杭州行素女中教员。1937年,吴浩青任江苏省立太仓师范代课教员。1939年,吴浩青协助浙江大学筹建龙泉分校,任龙泉分校化学系助教。1940年,吴浩青任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化学系讲师。1942年,吴浩青任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副教授。1946年-1952年,吴浩青任上海沪江大学讲师。1949年,吴浩青任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沪江大学事务委员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1952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吴浩青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同年,吴浩青被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奖励。同年,吴浩青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961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1961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主任。1969年,吴浩青被下放罗店公社劳动改造。1976年,吴浩青承担传感器电解液的研制任务。1977年,吴浩青对桥臂在10KΩ的交流电桥提高测量低电导电解液的灵敏度又做了改进,为测量凝胶电解质电池的内阻、测量离子交换膜的电阻和有机溶剂和无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1978年-1980年,吴浩青完成了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的研究。1979年,吴浩青当选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1980年,吴浩青任博士生导师。同年,吴浩青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吴浩青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1984年,吴浩青提出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同年,吴浩青获复旦大学1981-1984年度研究生导师教学一等奖。1985年,吴浩青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站长。1988年,吴浩青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吴浩青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吴浩青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吴浩青获复光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奖。2006年,吴浩青获首届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2008年,吴浩青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设立吴浩青奖学金。著有《物理化学》《化学热电力》《电化学动力学》《四元尖晶石相Li-M-Mn-O (M=Ni, Cr, Mo, V)嵌入电极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