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12月29日—1975年2月27日),铁路桥梁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修宁人,出生于上海。父亲汪显明,母亲谢靖海,弟弟汪菊渊,儿子汪原仁、汪原明,女儿汪昆华。1923年-1924年,汪菊潜就读于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大学)。1924年-1926年,汪菊潜就读于交通部唐山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26年-1927年,汪菊潜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7年-1930年,汪菊潜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1930年-1934年,汪菊潜任南京铁道部工务司技士。1934年-1936年,汪菊潜任粤汉铁路工程局第四工程总段株(洲)韶(关)段分段长、副工程司。1936年-1938年,汪菊潜先后任铁道部工务司设计科技正、交通部路政司工务科技正兼科长。1938年-1939年,汪菊潜任滇缅铁路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司兼课长。1939年-1942年,汪菊潜任叙昆铁路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师兼课长。1942年-1944年,汪菊潜任纂江铁路工程处副总工程师兼副处长。1944年-1946年,汪菊潜任中国桥梁公司副总工程师。1945年-1946年,汪菊潜由交通部派遣,在美国考察铁路。1946年-1949年,汪菊潜任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1949年-1950年,汪菊潜任上海铁路局工务处处长。1950年,汪菊潜获中国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1950年-1954年,汪菊潜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副局长。1951年,汪菊潜获中国全国铁路劳动模范。1954年-1958年,汪菊潜被任命为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1957年,汪菊潜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8年,汪菊潜在参加指挥抢修被洪水冲毁的黄河铁路大桥时,改变临时结构,确定强修方案,为大桥提前修复通车做出了贡献。同年,汪菊潜任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组联系人。1958年-1959年,汪菊潜任铁道部科学技术会议副主席、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汪菊潜任铁道部副部长。1966年,汪菊潜参加黄河禹门口大桥建设施工。2021年,汪菊潜获“中国中铁‘开路先锋’卓越人物”称号。

汪菊潜, (1906年12月29日—1975年2月27日),铁路桥梁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修宁人,出生于上海。父亲汪显明,母亲谢靖海,弟弟汪菊渊,儿子汪原仁、汪原明,女儿汪昆华。1923年-1924年,汪菊潜就读于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大学)。1924年-1926年,汪菊潜就读于交通部唐山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26年-1927年,汪菊潜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7年-1930年,汪菊潜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1930年-1934年,汪菊潜任南京铁道部工务司技士。1934年-1936年,汪菊潜任粤汉铁路工程局第四工程总段株(洲)韶(关)段分段长、副工程司。1936年-1938年,汪菊潜先后任铁道部工务司设计科技正、交通部路政司工务科技正兼科长。1938年-1939年,汪菊潜任滇缅铁路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司兼课长。1939年-1942年,汪菊潜任叙昆铁路工程局工务课正工程师兼课长。1942年-1944年,汪菊潜任纂江铁路工程处副总工程师兼副处长。1944年-1946年,汪菊潜任中国桥梁公司副总工程师。1945年-1946年,汪菊潜由交通部派遣,在美国考察铁路。1946年-1949年,汪菊潜任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1949年-1950年,汪菊潜任上海铁路局工务处处长。1950年,汪菊潜获中国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1950年-1954年,汪菊潜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副局长。1951年,汪菊潜获中国全国铁路劳动模范。1954年-1958年,汪菊潜被任命为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1957年,汪菊潜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8年,汪菊潜在参加指挥抢修被洪水冲毁的黄河铁路大桥时,改变临时结构,确定强修方案,为大桥提前修复通车做出了贡献。同年,汪菊潜任人民大会堂工程结构组联系人。1958年-1959年,汪菊潜任铁道部科学技术会议副主席、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汪菊潜任铁道部副部长。1966年,汪菊潜参加黄河禹门口大桥建设施工。2021年,汪菊潜获“中国中铁‘开路先锋’卓越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