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8日),物理学家,中国水声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灌云板浦镇人。父亲汪寿序,大哥汪德耀,弟弟汪德熙、汪德宣,妻子李惠年,儿子汪华,孙子汪延。1913年,汪德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18年-1923年,汪德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23年,汪德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27年-1933年,汪德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28年,汪德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33年-1934年,汪德昭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1934年-1940年,汪德昭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郎之万实验室,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38年,汪德昭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1945年,汪德昭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虞格”(Hughes)奖金。1947年,汪德昭设计、试验应用β放射源于控制纸张的厚薄上。1948年-1949年,汪德昭任东北剿总司令部的少将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50年,汪德昭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供职。1955年,在国际凝聚核学术讨论会上,平衡态理论被定为“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1956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第九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器材局局长。1957年,汪德昭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196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汪德昭组织并参加了在我国南海的中苏联合水声考察工作,开展了“浅海声场”等一系列水声研究。1961年,汪德昭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65年,汪德昭组织并参加了我国北海的水声综合试验。1975年,汪德昭起草我国海岸水声预警体系的研究发展规划。1978年,汪德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恩博的“科学与技术知名科学家小组”的成员之一。1978年-198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1981年,汪德昭获法语区声学家协会授予的最高级勋章-银质奖章。198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91年,汪德昭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军官”勋章。1997年,汪德昭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著有《水声学》等。

汪德昭, (1905年12月20日—1998年12月28日),物理学家,中国水声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灌云板浦镇人。父亲汪寿序,大哥汪德耀,弟弟汪德熙、汪德宣,妻子李惠年,儿子汪华,孙子汪延。1913年,汪德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18年-1923年,汪德昭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23年,汪德昭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1927年-1933年,汪德昭在北京师范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28年,汪德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33年-1934年,汪德昭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1934年-1940年,汪德昭就读于法国巴黎大学郎之万实验室,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38年,汪德昭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1945年,汪德昭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虞格”(Hughes)奖金。1947年,汪德昭设计、试验应用β放射源于控制纸张的厚薄上。1948年-1949年,汪德昭任东北剿总司令部的少将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1950年,汪德昭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供职。1955年,在国际凝聚核学术讨论会上,平衡态理论被定为“郎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1956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第九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器材局局长。1957年,汪德昭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8年-196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汪德昭组织并参加了在我国南海的中苏联合水声考察工作,开展了“浅海声场”等一系列水声研究。1961年,汪德昭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65年,汪德昭组织并参加了我国北海的水声综合试验。1975年,汪德昭起草我国海岸水声预警体系的研究发展规划。1978年,汪德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恩博的“科学与技术知名科学家小组”的成员之一。1978年-198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1981年,汪德昭获法语区声学家协会授予的最高级勋章-银质奖章。1984年,汪德昭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91年,汪德昭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军官”勋章。1997年,汪德昭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著有《水声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