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浩, (1915年5月5日—1993年5月4日),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从事代数数论、赋值论及人工智能的研究。父亲王桂山,孙女王亦平。直隶(今河北)安平槐林庄(今大同新村)人。1928年-1931年,王湘浩就读于河北深县第十中学(今深州市旧州中学)。1931年-1933年,王湘浩就读于天津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附属高中。1933年-1937年,王湘浩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37年,王湘浩在长沙临时大学任助教。1939年-1941年,王湘浩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1941年,王湘浩任西南联合大学讲师。1946年-1947年,王湘浩就读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王湘浩的论文《论格伦瓦尔定理》,纠正了格伦瓦尔德定理的错误,将该定理做了推广,重新证明了迪克森猜想。同年,王湘浩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王湘浩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1950年,王湘浩晋升教授。1952年,王湘浩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数学系主任。1955年,王湘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年-1957年,王湘浩得到了G.柯特(Kothe)半单纯环的亚直接和表示,并讨论了与此相关的拟赋值环问题。1976年,王湘浩任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1977年,王湘浩在国内最早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的研究。1979年-1984年,王湘浩任吉林大学副校长。1982年,王湘浩和他的学生研究了归结方法中的取因子问题并提出了广义归结方法。1984年,王湘浩任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名誉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