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楫, (1898年5月5日—1976年12月19日),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学的重要开拓者,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轮虫研究的开创人。乳名德璋,号仲济,江苏奉贤(今上海奉贤)人。父亲王渭。1914年-1917年,王家楫先后就读于上海江苏省立第一商业学校、江苏南通私立专门纺织学校预科、南京私立金陵大学高中部。1917年-1920年,王家楫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王家楫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的自然和生物学教员。1923年-1924年,王家楫在中国科学社生物所任助理员。1924年,王家楫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今南京大学)农学系。1925年-1928年,王家楫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1929年,王家楫任美国耶鲁大学动物系斯特林研究员。1929年,王家楫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教授,中央大学生物系兼任教授。1934年,王家楫任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1944年,王家楫任动物研究所所长。1948年,王家楫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王家楫任中央研究院沪区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动物研究所所长。1950年-1959年,王家楫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1955年,王家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王家楫任武汉水产大学校长。1959年-1961年,王家楫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兼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1960年,王家楫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王家楫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兼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动物志缘毛目志》《中国淡水轮虫志》《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