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27日-),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火山岩与花岗岩研究。江苏泰兴人。父亲王心楼,姐姐王蔼如,妻子洪奉青,女儿王卫平、王小超。1946年-1950年,王德滋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49年,王德滋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955年,王德滋在南京大学任助教。1955年-1978年,王德滋在南京大学任讲师。1961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副系主任。1963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77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教学科研处处长。1978年,王德滋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1978年-1984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副教务长。1982年,王德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4年-1988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副校长。1988年-1991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1990年,王德滋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王德滋获江苏省教委授予优秀研究生教师奖、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1991年-1993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1995年,王德滋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王德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王德滋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著有《光性矿物学》《火山岩岩石学》《南京雨花石》等。

王德滋, (1927年6月27日-),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火山岩与花岗岩研究。江苏泰兴人。父亲王心楼,姐姐王蔼如,妻子洪奉青,女儿王卫平、王小超。1946年-1950年,王德滋就读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49年,王德滋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955年,王德滋在南京大学任助教。1955年-1978年,王德滋在南京大学任讲师。1961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副系主任。1963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1977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教学科研处处长。1978年,王德滋由讲师越级晋升为教授。1978年-1984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副教务长。1982年,王德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4年-1988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副校长。1988年-1991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1990年,王德滋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王德滋获江苏省教委授予优秀研究生教师奖、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1991年-1993年,王德滋任南京大学地学院院长。1995年,王德滋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王德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王德滋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著有《光性矿物学》《火山岩岩石学》《南京雨花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