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5月7日-2002年11月1日),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父亲王嵩樵。1929年-1930年,王德宝就读于黄桥镇小学。1930年-1936年,王德宝就读于南通崇敬中学。1936年-1940年,王德宝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40年-1943年,王德宝在国立中央大学任助教。1943年,王德宝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工作。1945年,王德宝晋升为讲师。1947年,王德宝就读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制糖专业。1948年-1948年,王德宝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化系,获硕士学位。1949年,王德宝在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任助教。1951年,王德宝获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微生物系博士学位。1951-1954年,王德宝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54年,王德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1956年,王德宝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王德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王德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室。1970年,王德宝负责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的工作。1979年,王德宝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王德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王德宝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王德宝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王德宝被选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会会员。1987年,王德宝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王德宝荣获陈嘉庚科学奖。著有《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等。

王德宝, (1918年5月7日-2002年11月1日),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泰兴黄桥镇人。父亲王嵩樵。1929年-1930年,王德宝就读于黄桥镇小学。1930年-1936年,王德宝就读于南通崇敬中学。1936年-1940年,王德宝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40年-1943年,王德宝在国立中央大学任助教。1943年,王德宝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工作。1945年,王德宝晋升为讲师。1947年,王德宝就读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制糖专业。1948年-1948年,王德宝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化系,获硕士学位。1949年,王德宝在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任助教。1951年,王德宝获美国西部保留地大学微生物系博士学位。1951-1954年,王德宝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54年,王德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1956年,王德宝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王德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61年,王德宝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室。1970年,王德宝负责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的工作。1979年,王德宝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王德宝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王德宝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王德宝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王德宝被选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会会员。1987年,王德宝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王德宝荣获陈嘉庚科学奖。著有《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