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1月20日—1986年9月12日),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爱予,江苏江都人。父亲王锡山,妻子吴萱,大儿子王被德。1922年-1927年,王葆仁就读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27年-1933年,王葆仁在东南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33年-1935年,王葆仁获首届中英庚款,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1936年,王葆仁任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客籍研究员。1936年,王葆仁任同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1941年-1951年,王葆仁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47年,王葆仁兼任浙江大学教务长。1951年-1956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4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同年,王葆仁任国家科技化学组组员、化工组组员和高分子组组长。1958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子化学系系主任。1959年,王葆仁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1980年,王葆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有《有机合成反应》等。

王葆仁, (1907年1月20日—1986年9月12日),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爱予,江苏江都人。父亲王锡山,妻子吴萱,大儿子王被德。1922年-1927年,王葆仁就读于东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27年-1933年,王葆仁在东南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33年-1935年,王葆仁获首届中英庚款,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1936年,王葆仁任德国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客籍研究员。1936年,王葆仁任同济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1941年-1951年,王葆仁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47年,王葆仁兼任浙江大学教务长。1951年-1956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4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化合物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同年,王葆仁任国家科技化学组组员、化工组组员和高分子组组长。1958年,王葆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子化学系系主任。1959年,王葆仁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1980年,王葆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著有《有机合成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