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卫星, (1958年7月1日—2020年5月20日),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湖北天门人。儿子万鹏。1978年-1982年,万卫星就读于武汉大学。1982年-1984年,万卫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获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万卫星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工作。1989年,万卫星以电离层扰动剖面广义射线反演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万卫星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万卫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92年,万卫星加入九三学社。同年,万卫星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4年-2004年,万卫星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1996年研究所改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电离层研究室主任。1995年,万卫星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万卫星以短波自校守时钟研究,获199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2011年,万卫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万卫星组建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担任主任。 2014年,万卫星任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万卫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研究成果“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万卫星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著有《万卫星学术论文集》《中国行星物理学学科建设之路——万卫星团队的十年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