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在艺, (1919年12月5日—2015年3月3日),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渭南崇宁镇西田村人。父亲田仲耘,母亲寇纪柳,妻子武窕彩、胡镜心,儿子田增庆、田丰、田春,女儿田青。1929年,田在艺就读于西安崇德小学。1931年,田在艺就读于渭南县东关高级小学。1933年,田在艺就读于西安市第二中学。1936年-1939年,田在艺就读于省立西安高级中学。1939年-1940年,田在艺就读于国立西北大学地质地理学系。1940年-1945年,田在艺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1944年,田在艺因患肺结核,办理休学手续。1945年,田在艺在玉门油矿,任地质室实习员、技术员。1946年,田在艺参加由孙健初组织的地质详查队,对西起青草湾,东至大红圈,包括老君庙、石油沟等构造在内的祁连山麓地质情况进行地质调查和复查。同年,田在艺任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勘探处工程师。1947年,田在艺随陇东地质调查队经平凉、泾川、崇信、华亭、镇原、隆德、固原及陕西陇县等地区,对东至庆阳、西至隆德、南至宝鸡、北至吴忠的广大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1949年,田在艺被评选为中国石油公司甘肃分公司的工会主席。1950年,田在艺在陕西延长油矿工作。同年,中国石油公司甘青分公司撤销,西北石油管理局成立。1953年,田在艺任石油管理总局西安地质局地质师。1955年,田在艺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任总地质师及局研究所副所长。1956年,田在艺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960年,田在艺任新疆油田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田在艺任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总地质师、松辽石油地质调查处处长。1964年,田在艺参加大港油田石油会战,任天津大港油田勘探指挥部副指挥兼总地质师。1966年,田在艺参加江汉油田石油会战,任江汉油田副指挥兼总地质师。1972年,田在艺任江汉石油学校副校长。1973年,田在艺任吉林油田勘探指挥部副指挥兼总地质师。1980年,田在艺任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1981年,田在艺开始担任研究生导师。1982年,田在艺以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4年,田在艺获石油工业部颁发的“资源评价构造研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987年,田在艺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9年,田在艺因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田在艺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1年,田在艺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田在艺获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授予的“研究生部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田在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田在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著有《中国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在陆相地层中找油》《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天然气勘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