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0月16日—),女,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于上海,江苏太仓人。1950年-1953年,唐孝炎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53年-1954年,唐孝炎就读于北京大学胶体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54年-1958年,唐孝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技术物理系任助教。1959年-1960年,唐孝炎到前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60年-1985年,唐孝炎先后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教研室任、环境化学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1985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1986年,唐孝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1985年-1996年,唐孝炎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任主任。1987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1996年,唐孝炎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大气化学委员会衔称委员。1990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唐孝炎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2012年,唐孝炎任联合国环境署(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1995年,唐孝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唐孝炎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同年,唐孝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1998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唐孝炎获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环保总局臭氧层保护个人特别金奖。2004年,唐孝炎获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中国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2005年,唐孝炎获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平流层臭氧保护奖、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维也纳公约20周年贡献奖。同年,唐孝炎任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2006年,唐孝炎获北京市政府首都环保之星奖。2008年,唐孝炎获国家环保部及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个人、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0年,唐孝炎获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年,唐孝炎受聘为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2012年,唐孝炎获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2015年,唐孝炎获首都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奖。2022年,唐孝炎获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杰出成就奖。著有《大气环境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唐孝炎, (1932年10月16日—),女,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于上海,江苏太仓人。1950年-1953年,唐孝炎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53年-1954年,唐孝炎就读于北京大学胶体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54年-1958年,唐孝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技术物理系任助教。1959年-1960年,唐孝炎到前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60年-1985年,唐孝炎先后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教研室任、环境化学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1985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1986年,唐孝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1985年-1996年,唐孝炎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任主任。1987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1996年,唐孝炎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大气化学委员会衔称委员。1990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唐孝炎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2012年,唐孝炎任联合国环境署(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1995年,唐孝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唐孝炎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教授。同年,唐孝炎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1998年,唐孝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唐孝炎获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环保总局臭氧层保护个人特别金奖。2004年,唐孝炎获国家环保总局第二届中国保护臭氧层贡献奖特别金奖。2005年,唐孝炎获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平流层臭氧保护奖、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颁发的维也纳公约20周年贡献奖。同年,唐孝炎任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2006年,唐孝炎获北京市政府首都环保之星奖。2008年,唐孝炎获国家环保部及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先进个人、2008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10年,唐孝炎获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年,唐孝炎受聘为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2012年,唐孝炎获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2015年,唐孝炎获首都环境保护先进个人奖。2022年,唐孝炎获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杰出成就奖。著有《大气环境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