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1月18日—2008年7月15日),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宜兴和桥镇人。1931年-1934年,唐敖庆就读于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1934年-1936年,唐敖庆任宜兴县官林镇凌霞小学教师。1936年-1937年,唐敖庆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37年,唐敖庆随校南迁,就读于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940年,唐敖庆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0年,唐敖庆在西南联合大学任助教。1946年,唐敖庆随同我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到美国考察原子能技术。1946年-1949年,唐敖庆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50年,唐敖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同年,唐敖庆晋升教授。1952年,唐敖庆任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教授。1955年,唐敖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唐敖庆任东北人民大学副校长。1958年,唐敖庆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965年,唐敖庆受教育部委托,在长春主办面向全国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1978年,唐敖庆任吉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同年,唐敖庆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1981年,唐敖庆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81年-1992年,唐敖庆当选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2年,唐敖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1990年,唐敖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兼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1987年,唐敖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唐敖庆以“高分子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3年,唐敖庆获得陈嘉庚化学奖。1994年,唐敖庆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唐敖庆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0年,唐敖庆以“原子簇的结构、化学键和结构规则”,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为21891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唐敖庆星”。

唐敖庆, (1915年11月18日—2008年7月15日),理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宜兴和桥镇人。1931年-1934年,唐敖庆就读于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1934年-1936年,唐敖庆任宜兴县官林镇凌霞小学教师。1936年-1937年,唐敖庆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37年,唐敖庆随校南迁,就读于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940年,唐敖庆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0年,唐敖庆在西南联合大学任助教。1946年,唐敖庆随同我国知名化学家曾昭抡、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吴大猷,到美国考察原子能技术。1946年-1949年,唐敖庆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50年,唐敖庆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同年,唐敖庆晋升教授。1952年,唐敖庆任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教授。1955年,唐敖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唐敖庆任东北人民大学副校长。1958年,唐敖庆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965年,唐敖庆受教育部委托,在长春主办面向全国的“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1978年,唐敖庆任吉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同年,唐敖庆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1981年,唐敖庆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研究院院士。1981年-1992年,唐敖庆当选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2年,唐敖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6年-1990年,唐敖庆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兼任吉林大学名誉校长。1987年,唐敖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唐敖庆以“高分子缩聚加聚与交联反应统计理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3年,唐敖庆获得陈嘉庚化学奖。1994年,唐敖庆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唐敖庆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0年,唐敖庆以“原子簇的结构、化学键和结构规则”,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为218914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唐敖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