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生于辽宁沈阳。伯父谭新嘉,父亲谭新润,妻子李永藩,儿子谭德睿。1926年-1927年,谭其骧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1927年-1928年,谭其骧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28年-1930年,谭其骧先后就读于暨南大学外文系、历史系。1930年-1932年,谭其骧就读于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2年-1935年,谭其骧任北平图书馆员,兼任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1934年,谭其骧与顾颉刚一起发起了组织“禹贡学会”。1935年-1936年,谭其骧在广州学海书院任导师。1936年,谭其骧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兼任讲师。1940年,谭其骧任浙江大学副教授。1942年-1950年,谭其骧任浙江大学教授。1947年,谭其骧任暨南大学兼课教授。1950年,谭其骧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1951年,谭其骧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谭其骧主持“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工作。1960年,谭其骧获上海市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1980年,谭其骧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称院士)。1981年,谭其骧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6年,谭其骧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3年,谭其骧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中国历史地图集》《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辞海·历史地理分册》《长水集》等。

谭其骧, (1911年2月25日—1992年8月28日),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嘉善人,生于辽宁沈阳。伯父谭新嘉,父亲谭新润,妻子李永藩,儿子谭德睿。1926年-1927年,谭其骧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系。1927年-1928年,谭其骧就读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28年-1930年,谭其骧先后就读于暨南大学外文系、历史系。1930年-1932年,谭其骧就读于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2年-1935年,谭其骧任北平图书馆员,兼任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1934年,谭其骧与顾颉刚一起发起了组织“禹贡学会”。1935年-1936年,谭其骧在广州学海书院任导师。1936年,谭其骧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的兼任讲师。1940年,谭其骧任浙江大学副教授。1942年-1950年,谭其骧任浙江大学教授。1947年,谭其骧任暨南大学兼课教授。1950年,谭其骧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1951年,谭其骧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谭其骧主持“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工作。1960年,谭其骧获上海市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1980年,谭其骧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今称院士)。1981年,谭其骧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年-1986年,谭其骧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3年,谭其骧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中国历史地图集》《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辞海·历史地理分册》《长水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