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4月8日—),人造卫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的“卫星之父”。辽宁复县(今瓦房店市)人。父亲孙树人,妻子魏素萍,儿子孙中亮,女儿魏红。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6年-1947年,孙家栋就读于锦州大学。1948年,孙家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1950年-1951年,孙家栋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1951年-1958年,孙家栋就读于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1956年,孙家栋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孙家栋获斯大林金质奖章。1958年-1967年,孙家栋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工作,历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导弹型号总体设计室主任、导弹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1964年,孙家栋任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1967年,孙家栋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1976年,孙家栋任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1978年,孙家栋历任七机部五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0年,孙家栋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孙家栋荣立航天部一等功。同年,孙家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孙家栋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年,孙家栋历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1988年,孙家栋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9年,孙家栋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2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孙家栋被任命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工程总设计师。1996年,孙家栋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年,孙家栋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孙家栋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04年,孙家栋任“北斗第二代导航卫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2010年,孙家栋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孙家栋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2019年,孙家栋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孙家栋, (1929年4月8日—),人造卫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称为中国的“卫星之父”。辽宁复县(今瓦房店市)人。父亲孙树人,妻子魏素萍,儿子孙中亮,女儿魏红。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1946年-1947年,孙家栋就读于锦州大学。1948年,孙家栋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后转入汽车系。1950年-1951年,孙家栋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1951年-1958年,孙家栋就读于苏联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1956年,孙家栋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孙家栋获斯大林金质奖章。1958年-1967年,孙家栋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工作,历任型号总体主任设计师、导弹型号总体设计室主任、导弹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1964年,孙家栋任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1967年,孙家栋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任“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1976年,孙家栋任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1978年,孙家栋历任七机部五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0年,孙家栋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孙家栋荣立航天部一等功。同年,孙家栋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5年,孙家栋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年,孙家栋历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1988年,孙家栋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9年,孙家栋任中国火箭进入国际市场谈判代表团团长。1992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孙家栋被任命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工程总设计师。1996年,孙家栋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同年,孙家栋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孙家栋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04年,孙家栋任“北斗第二代导航卫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2010年,孙家栋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孙家栋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2019年,孙家栋被授予“共和国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