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 (1932年1月31日—),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研究。河南濮阳人,生于北京。1954年,孙鸿烈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毕业。1954年-1957年,孙鸿烈在北京农业大学任教。1957年-1960年,孙鸿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60年,孙鸿烈到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61年,孙鸿烈第一次被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派去西藏考察。1972年,孙鸿烈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综合自然研究室助理研究员。1975年,孙鸿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4年,孙鸿烈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84年-1992年,孙鸿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孙鸿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8年,孙鸿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孙鸿烈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1年,孙鸿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孙鸿烈被国家科委聘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的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同年,孙鸿烈当选为中科院主席团成员。1993年,孙鸿烈当选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副主席。1994年-2000年,孙鸿烈任中科院地学部副主任。1995年-1999年,孙鸿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6年,孙鸿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孙鸿烈获意大利西西里岛政府设立的马约拉纳和平科学奖。2023年,孙鸿烈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荣誉会士。2024年,孙鸿烈为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荣誉会士。著有《西藏的土壤》《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中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