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和, (1911年8月21日—1981年7月21日),钢铁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钢铁泰斗”,系统地研究了钢中含氢、真空测氢和真空冶炼对不同钢种含氢的影响创制了真空钢液取样测氢和氧的仪器,主持了我国第一个特殊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工程总体设计。安徽桐城人,出生于北京。1929年,孙德和毕业于桐城中学。1931年-1934年,孙德和就读于清华大学。1935年-1936年,孙德和就读于柏林工科大学钢铁冶金系铸造与钢铁冶金专业。1936年-1939年,孙德和就读于德国亚琛工科大学矿冶系,获工程师学位。1939年-1940年,孙德和在德国克虏伯联合钢铁企业,任炼钢工程师。1940年,孙德和任德国亚琛工科大学助教与研究生,继续研究钢中氢问题。1942年,孙德和获德国亚琛工科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博歇尔斯奖。1943年,孙德和受聘于柏林施攀道钢厂任炼钢工程师。1946年,孙德和被聘为同济大学教授。1949年,孙德和任上海钢铁公司副经理,兼任上海第三钢铁厂厂长。1953年,孙德和任湖北大冶特殊钢厂总工程师。1955年,孙德和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孙德和受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冶金组成员。1958年,孙德和任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同年,孙德和主持设计新疆八一钢铁厂扩建工程。1978年,孙德和被授予“在中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孙德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