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4月19日—1991年6月17日),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又名赓芳,字滢平,浙江海宁郭店镇人。祖父苏钟岳,父亲苏宗轼,母亲程韵筝,妻子杨敏衡。1924年,苏元复就读于惠兰中学(现杭州第二中学)。1929年,苏元复就读于东吴大学。1930年-1933年,苏元复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33年,苏元复在天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5年-1937年,苏元复考取中英庚款,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7年-1938年,苏元复在瑞典卜福司火药炸药厂和爱沙尼亚塔林工厂实习。1938年,苏元复任四川沪州兵工厂研究员,兼第五工场和氧气工场主任工程师。1941年,苏元复任浙江大学教授,兼研究所导师。1946年,苏元复任江苏药水厂工程师。1948年,苏元复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化学和化工系主任,兼任大同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及东海硝酸纤维厂经理。1952年,苏元复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原华东化工学院的筹建工作,任工程基建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苏元复被评定为新中国首批二级教授。1958年,苏元复被任命为华东化工学院副院长。1963年,苏元复和卢鸿业、毛之侯等用4种体系测定了有机液滴在水中自由沉降时的溶质传递速率,以大量实验数据检验了A∙E∙汉德劳斯(Handlos)、R∙M∙格里菲思(Griffith)和G∙托森(Thorsen)等人的关联式,建立了纯液滴和污染液滴的传质模型,指出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可用Sh=A+BRe1/2Sc1/3关联,式中A和B随杂质的性质而定。1978年,苏元复兼任华东化工学院院长。1980年,苏元复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苏元复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苏元复获石油部优秀科技二等奖。1984年,苏元复被选为国际溶剂萃取化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苏元复任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中方专家组组长。同年,苏元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6年,苏元复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7年,苏元复在萨格勒布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著有《化工原理》《化工算图集》等。

苏元复, (1910年4月19日—1991年6月17日),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又名赓芳,字滢平,浙江海宁郭店镇人。祖父苏钟岳,父亲苏宗轼,母亲程韵筝,妻子杨敏衡。1924年,苏元复就读于惠兰中学(现杭州第二中学)。1929年,苏元复就读于东吴大学。1930年-1933年,苏元复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33年,苏元复在天津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35年-1937年,苏元复考取中英庚款,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7年-1938年,苏元复在瑞典卜福司火药炸药厂和爱沙尼亚塔林工厂实习。1938年,苏元复任四川沪州兵工厂研究员,兼第五工场和氧气工场主任工程师。1941年,苏元复任浙江大学教授,兼研究所导师。1946年,苏元复任江苏药水厂工程师。1948年,苏元复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化学和化工系主任,兼任大同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及东海硝酸纤维厂经理。1952年,苏元复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原华东化工学院的筹建工作,任工程基建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苏元复被评定为新中国首批二级教授。1958年,苏元复被任命为华东化工学院副院长。1963年,苏元复和卢鸿业、毛之侯等用4种体系测定了有机液滴在水中自由沉降时的溶质传递速率,以大量实验数据检验了A∙E∙汉德劳斯(Handlos)、R∙M∙格里菲思(Griffith)和G∙托森(Thorsen)等人的关联式,建立了纯液滴和污染液滴的传质模型,指出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可用Sh=A+BRe1/2Sc1/3关联,式中A和B随杂质的性质而定。1978年,苏元复兼任华东化工学院院长。1980年,苏元复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同年,苏元复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苏元复获石油部优秀科技二等奖。1984年,苏元复被选为国际溶剂萃取化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苏元复任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中方专家组组长。同年,苏元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6年,苏元复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7年,苏元复在萨格勒布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著有《化工原理》《化工算图集》等。